從遠古以來,酒便是祭祀喪葬時的必備用品之一。我國各地區(qū)普遍都有用酒祭祀祖先、已逝故人,在喪葬時用酒舉行一些儀式的習(xí)俗。
在我國,舊時認(rèn)為酒有溝通天地的靈性,人們普遍認(rèn)為人死后到了陰間,世人為其供奉酒食,死者便能享用到。正是出于這種認(rèn)識及長久以來我國流傳著的靈魂不死的觀念,許多民族都存在著喪葬禮俗中用酒祭奠死者的習(xí)俗,以表達生者對其的哀思與敬意。因而人死后,人們常常要舉行喪葬禮儀,并用酒祭奠死者的亡靈。在其中,喪葬酒尤為典型。如人死后,親朋好友都要來吊祭死者,主人家當(dāng)然得置辦酒席,盛情款待吊唁的賓朋,名為“開吊酒”。這便是一般我們俗稱的“吃齋飯”,也有的地方稱 “吃豆腐飯”。一般席上都吃素食,同時酒也一定是少不了的。此外,在死者出殯前還要喝“動身酒”以及下葬以后主人家酬謝送葬者的“送葬酒”。此后,每逢“做七”和“忌日”,也都要以酒成禮,以酒來紀(jì)念死者,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懷念。
喪葬酒俗名目繁多。其實,喪禮中為死者奠酒的儀式早在周朝時就已出現(xiàn)了。當(dāng)時先人拿酒肉供奉亡靈,把酒倒在地上獻給死者喝,其中隱含著為死者餞行之意。在人們的傳統(tǒng)觀念中,死亡是另一種遠行,是以陰間為目的地的不歸之旅。喪葬酒俗歷經(jīng)千年,不斷流傳、演變和發(fā)展。
關(guān)中和陜北出殯最忌棺材見太陽,在出殯之日的凌晨就要起靈,于東方微明、太陽未出時就要下葬。但關(guān)中的韓城則要在午后才出殯,陜南一般也是午時過后起靈。啟動靈柩時要吹奏哀樂、鳴放鞭炮,孝子在禮賓生的指引下,跪在靈前明燭、拈香、燒紙、獻飯、奠酒,讀“起柩文”。全體孝男孝女大哭,在禮賓生一聲“起靈”的號令下,孝子和眾鄉(xiāng)鄰迅速將靈柩抬起,移出門外,平穩(wěn)地安放在棺罩內(nèi)。
安徽奠祭之日,賓朋齊集,喪家設(shè)宴款待賓客。皖南歙縣民間,一定要等所有親屬到齊,方能大殮。入殮時,用白布將尸體吊入棺內(nèi);尸體擺正后,將死者頭部裹著絲綿的嘴巴處剪開,俗稱“開密口”。此時,兒孫披麻戴孝跪獻果盒,將少量糕點放入死者口內(nèi),并滴灑告別酒。富有之戶,讓死者口含珍珠,左手持金,右手握銀,以望來世更富有。
祭奠亡靈是追悼死者的重要儀式,皖南徽州特別講究,故稱之“徽祭”。據(jù)《休寧縣志》記載,本縣喪祭,通常由12位禮生組成,一行順序進入靈堂,俗稱“牽羊祭”。禮生各有職司:正、副“贊”各一人(又叫“通”,即祭禮的司儀),分立于上堂左右的高凳上,指揮祭禮進行;正、副引二人,正引在前,引導(dǎo)主祭的孝子行跪拜禮,副引在后,司樽、司盥、司祝(讀祭文)、司帛各一人,無職小禮生四人。祭堂設(shè)上、中、下三案,置香燭,陳山珍海味祭菜和豬羊。兩廊置盥具、酒樽等。一切儀式均按正贊所發(fā)號令依次進行,有條不紊。講氣派的人家,尚有用“蝦須祭”的。“蝦須祭”由16位禮生組成,分兩行進入靈堂,故名。禮生的職司分工大致與“牽羊祭”相仿,僅增加了“引”、“樽”、“盥”、“祝”四人。因為“蝦須祭”時間長,走動頻繁的禮生須輪流替換。這兩種祭禮形式,均有徽州特色,外地人稱為“徽祭”。
謝孝。喪事辦完,通常在“五七”之后,孝子對前來吊唁的人登門叩拜致謝,俗稱“謝孝”;并置辦酒宴酬謝喪期辦事的人。亡者若為過60歲者,即為滿壽、全壽,酒宴往往辦得隆重?zé)狒[,稱為“壽酒”。客人往往將用的盞打碎了,“壽”便到了。另外主辦人家還要給來客一條白毛巾(舊時多為土布大手巾)。孝子守孝三年不飲酒、不看戲、不娛樂,以灰布鞋為標(biāo)志。滿三年大祭,燒靈位“除孝”,變常服。
廣東白事酒席,先上三牲(豬肉、魚子、雞子),一般不必多拘泥?图揖葡淖詈笠坏啦耸乔嗖恕>葡镁,紅事喜慶用酒不拘,但白事酒一般只用黃酒和白酒。飲白事酒時,忌猜拳行令、喧嘩及飲醉鬧事。
中國的喪葬酒禮習(xí)俗,早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出現(xiàn),在正定南楊莊仰韶文化遺址中發(fā)現(xiàn)的細(xì)頸陶酒壺,就是一件隨葬的酒器,也是開始在喪葬場合使用酒和酒器的證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