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(jù)稱喝酒碰杯最開始是為了防止有人在酒中下毒,而在如今這樣的碰杯便逐漸發(fā)展成為一種禮儀。
喝酒碰杯傳說
避免被毒死
古時候,在酒里下毒來害死敵人是習(xí)以為常的事情,特別是在中世紀(jì)的意大利,和主人一起飲宴可能是件非常危險的事,來賓隨時有可能被視作為有潛在威脅的敵人而慘遭毒酒滅口。
因此,在那個時代,應(yīng)付下毒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酒杯猛撞主人的酒杯,使得一個杯子里的部分液體濺入到另一個杯子中。如果主人帶頭先喝,那就萬事大吉!這里要注意的是,在過去大多數(shù)情況下葡萄酒是盛在金屬平底大口杯里的(錫制、銀制或金制),因此猛烈撞擊也沒有關(guān)系。想想,喝酒時說的祝福語,與其說是向?qū)Ψ阶8,不如說是在感嘆“活著真好”吧!
除了之外,那時的人如果共飲,賓客還會在干杯后盯著主人的眼睛來試圖察覺主人是否有所隱瞞,并在必要時及時拒絕飲酒。盡管如今用宴會的方式下毒謀殺只存在于小說、電影里,酒杯也換成了不耐碰撞的玻璃杯,然而碰杯和碰杯后注視對方眼睛的習(xí)慣卻在一些酒文化中保留了下來。
祭拜儀式
盡管古時候還沒有“干杯”這個詞,但是他們在喝酒的時候有一套固定的祭拜儀式。祭拜的對象通常為酒神,以及在當(dāng)?shù)厥苋俗鹁、敬仰之人。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在喝酒之前,必須向希臘神話中的酒神迪奧尼索斯(羅馬神話中,酒神的名字叫巴克斯Bacchus,其實(shí)是同一個神)敬酒,并在儀式上呼喊酒神的名字。史詩《奧德賽》中,還有尤利西斯向阿基里斯敬酒,并祝愿他身體健康的相關(guān)情節(jié)描寫。
驅(qū)除鬼怪
中世紀(jì)的人們在碰杯時,會很大聲的說“干杯”,這樣做是為了驅(qū)趕有可能已經(jīng)潛伏進(jìn)來的妖魔鬼怪。這一行為最常見于日耳曼人的部族里,他們不僅會叫的非常大聲,而且還會在說“干杯”后猛烈撞擊對方的酒杯,把酒灑在桌子上,以此用來嚇跑鬼魂和惡靈。
喝酒碰杯由來
舊時期的法國“chiere”這個詞的意思有“臉,面容,看起來,表情”。到了中世紀(jì)時,在安格魯?shù)脑~語里“cheres”是指我們的臉,而14世紀(jì)后期的時候“cheres”這個詞衍生成為“cheere”,意思是“臉上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情緒”。后來到18世紀(jì),它的意思開始轉(zhuǎn)變?yōu)楦吲d,被廣泛用來表示支持什么事情,或者鼓勵什么事情。由此推斷,人們常說的“來干一杯”(to be of good cheer),這個短語的隱含意思是想表示“愿你的臉上掛滿笑容”(to put on a happy face)。
關(guān)于喝酒碰杯的酒文化傳統(tǒng)的由來,目前有以上兩種說法,也許現(xiàn)在只是出于禮貌的行為,但在以前,隱藏在碰杯習(xí)俗背后的,還有諸如以上的許多“說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