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中國酒業(yè)協(xié)會發(fā)起主辦的“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”的深入推廣,對于廣大群眾,相信已經(jīng)有很多人知道每年10月的第三周是“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”。有人感覺大快人心的同時,也有人甚至懷疑:“酒企為何要呼吁理性飲酒,喝酒越不理性,不是賣得越多嗎?”“這該不會又是酒企的促銷宣傳吧?”……
這也難怪,有些朋友自認為“深諳謀略之道”,以為每一個“名頭”的背后,都隱藏著一個不可告人而又人盡皆知的陰謀。然而,這一次他們錯了——正如車企要宣傳安全駕駛一樣,酒企宣傳理性飲酒,事實上也是在闡明一個觀點:并非酒不好,問題還在于喝酒的人,以及應該怎么喝酒。
就像武松在景陽岡下,店家明明寫著“三碗不過崗”,他偏要喝十八碗,如果真的葬身虎口,他又能怪誰呢?理性的反面是感性,人是“感情動物”,面對美好的事物,難免把持不住。而酒從某種程度上說,又是人類精神的產(chǎn)物,是情感的潤滑劑。面對相思、痛苦、煩惱、憂愁的時候,又是一劑良藥。所以小品里說:“不喝不喝又喝了,晃晃悠悠回家了。不知不覺睡著了,睡著醒后后悔了,晚上酒場又去了。”
當今社會,不良飲酒之風盛行,“敬酒不喝就有罰酒喝”,“喝酒駕車”,“未成年人喝酒”,這些現(xiàn)場給酒蒙上了一層灰色的陰影。作為一個傳統(tǒng)行業(yè),今天的酒業(yè)發(fā)展,理應改變傳統(tǒng)觀念,強化社會責任,正面宣傳,健康飲酒。多年來,正如茅臺、五糧液、瀘州老窖、洋河、汾酒、古井等一大批名酒企業(yè),在搶險救災、捐資助學、精準扶貧、產(chǎn)業(yè)帶動等公益事業(yè)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同時也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,對于酒企而言,宣傳理性飲酒,樹立自身形象的重要性。
什么是理性飲酒,除去未成年人不飲酒、飲酒不開車等話題,同樣作為一名白酒的忠實消費者,筆者淺見:首先,理性的飲酒是價值觀的轉變。今天的社會,特別是年輕人的社會,更多是追求個性化、追求自我價值,對酒的選擇上也是一樣,過去“只買貴的不買對的”的時代已經(jīng)一去不復返了。好比今天你請兩位女性朋友吃晚餐,品的是玫瑰酒,如果是兩個男性朋友,那養(yǎng)生酒也是不錯的選擇,這就是一種個性化。其次,飲酒有量,不唆使、不逞強、不過量。過去玩笑話說:“能喝半斤喝八兩,這樣的同志能培養(yǎng)。”而今天我們看馬云如何杯酒識人:“自己不會喝酒,但好強硬撐,結果三杯未下肚,就面紅耳赤,開始手舞足蹈,之后又是爛醉如泥,丑態(tài)百出,這類人不會重用;自己很能喝,但裝著不會喝,并一邊想方設法唆使別人喝,不看到別人爛醉倒地不罷休,這類人陰險狡詐,也不會重用;那種自己會喝酒,依自己的酒量去喝,對別人不勸酒、不唆使,悉聽尊便,則可以放心重用。”所以飲酒還是要有自知之明,適量飲酒有益身體健康,而過量飲酒即傷身又影響個人形象。另外,要做到理性飲酒,就要懂酒,了解酒的文化。酒是怎么釀的,好酒有什么特點,怎么健康飲酒……消費者理性飲酒,酒的市場才能理性,企業(yè)也才能有一個更加公平的環(huán)境。這里所謂的酒文化,不是狹義的酒企自己的品牌文化,而是站在整個酒業(yè)的高度,弘揚宣傳中國酒文化。這一點很值得向歐洲的葡萄酒學習,酒的等級、品評、配餐、品種、產(chǎn)地……形成一整套葡萄酒文化,便于推廣宣傳。
無論如何,理性飲酒是當今值得提倡的社會文明,其對飲酒者有益,對飲酒者身邊的人有益,對酒企發(fā)展有益,對社會有益……既然百益而無一害,那我們何樂而不為,馬上到來的這個周五(10月20日),都去關注與學習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