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在平時生活中一定都會發(fā)現,人與人的酒量,真是千差萬別。有的人可以“千杯不醉”,而有的人則是“一杯就倒”。那這是為什么呢?下面大家一同來漲漲姿勢吧!
除此之外,飲酒后的身體反應也不盡相同,有的朋友喝少量的酒就滿臉通紅,恨不得“賽關公”,再往下喝甚至連全身都開始發(fā)紅;還有一部分朋友,臉色卻是越喝越發(fā)白;另外一些朋友則是“海量”,特別能喝,酒后面不改色,神情自若,談笑風生,不喝個半斤一斤不會有醉意。
其實,酒量及身體反應的不同,和我們的體質有關。酒精進肚需要人體來分解,具體負責分解的是肝臟里面最關鍵的兩種酶,它們的名字比較拗口,分別叫“乙醇脫氫酶”和“乙醛脫氫酶”。
酒精(學名“乙醇”)進入人體內后,經由胃和小腸迅速吸收,并由血液運輸至肝臟。肝臟是酒精分解代謝的最主要器官。在肝臟中,酒精由乙醇脫氫酶催化代謝得到乙醛,再在乙醛脫氫酶的催化作用下將乙醛代謝為乙酸,乙酸會迅速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,釋放人體所需的熱量,完成酒精的分解代謝。
看到這里,大家應該就明白了,酒量及酒后反應不同,是由于體內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的含量差異造成的。
1、如果人體內的兩種酶均含量豐富,則解酒能力強,可迅速代謝酒精,因此酒量相對較大。
2、如果體內乙醇脫氫酶豐富,乙醛脫氫酶不豐富,則會使由乙醇代謝而來的大量乙醛不能及時轉化為乙酸,造成體內乙醛堆積。過量的乙醛可使毛細血管擴張,引起臉紅、頭暈、心率加快等身體反應。
3、如果體內乙醇脫氫酶不豐富,則乙醇不能及時被代謝為乙醛,直接造成體內乙醇(酒精)蓄積。酒精的蓄積可使血管收縮、引起頭部輕微缺血和供氧不足、臉色發(fā)白,同時引發(fā)醉酒反應。生活中,少部分喝酒臉色發(fā)白,酒量又不佳的朋友,就是由于體內乙醇脫氫酶缺乏所引起。
人體內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的含量與先天遺傳有關。同時,后天長期的飲酒鍛煉也可使這兩種酶的含量有所提高,因此經常飲酒的朋友酒量會適當增長。當然,酒量還與飲酒時的生理狀況和心理狀況有關。身體舒適,心情愉悅時,酒量也會相對大一些。
知道了每個人酒量差異的原因后,相信大家都聽過“適量飲酒,有益健康”,但是每個人的酒量差異如此之大,“適量”的標準肯定不能“一刀切”。